1.素面型封底,一些學術性畫冊如政治讀物、理論專著等,針對少量的讀者群體,發行量小,無須張揚包裝,表達形式簡練、直接。主要通過書名等文字信息來傳達畫冊的內容精髓,封面與封底格調一致,與封面緊緊關聯的封底自然承襲了封面的本色,沒有過多的圖案堆砌,只有些許的裝飾或點綴,如社標、條形碼、定價或是責任編輯及設計者姓名。這種形式將設計簡化處理,準確把握了圖書內容,又節省成本,突出書名使其更醒目鮮明,具有“此處無聲勝有聲”的效果。
畫冊的設計者將宣傳、推介語印在封底,封底底色單一,幾乎不見或只有很少圖形設計。文字型封底主要在封底放置以下幾類信息:叢書或套書的全部書名??梢詫昧矸N顏色標示用以區別強調,使讀者瀏覽時了解該叢書或套書的種數和相關內容。作者介紹語。有的平淡求實,有的強調其學術成就、社會影響,吸引讀者的眼球。(內容提要。對畫冊的內容進行提綱說明,介紹畫冊的內容及閱讀收獲,昭示畫冊的獨特功能。意味深長的提示。這種提示能引發讀者好奇,啟迪讀者思考。宣傳介紹語。經管、益智、勵志類暢銷書通過宣傳介紹語的推銷,彰顯著書的價值,具有厚重的功利主義。
封底沿用封面設計的圖形符號、色彩搭配……版式設計較為考究。多見于文學暢銷書、藝術設計類畫冊、高檔文學作品等。呼應—從封面設計中選取有意味的簡單符號或圖形,在封底作小面積的調節和點綴,好似“猶抱琵琶半遮面”。平添了趣味的氛圍和溫馨的意境。對比—一般情況下,封面圖像復雜,封底則比較簡單,如此主次分明,富于韻律,符合畫冊封面、封底設計的普遍規律。也可以反向處理,封面雖簡,但顯得格外突出;封底雖繁,但也較為得體,因而這種繁簡對比反而顯出別樣情調。延伸——封面與封底本就是一體,它們之間連續性的文字、圖形、符號、色彩等視覺信息傳遞可以形成紐帶貫穿封面封底,如,一條橫線形成一種縱橫線索。這種形式與封面不棄不離,更增一份親和力,更能吸引讀者為設計者所鐘愛。